查看原文
其他

余光中 |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2017-12-14 CCTV文化十分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据台媒东森新闻报道,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今日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



今年10月,余光中庆祝90大寿,当日他以欧阳修的绝句“再至汝阴”抒发心情。

黄栗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余光中与妻子一起庆祝90岁寿辰


12月12日,台湾天气多变、气温偏低,余光中身体不适到医院,经检查后疑似有些小中风,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陪伴,结果1天之隔,14日早上,这位一代诗坛名流辞别人世。



余光中生于1928年的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先后就读金陵大学外语系、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1950年离开大陆。


对一个有深厚文化素养的人,年龄会帮他获得真正深厚的东西。在外漂泊二十五年,这种漂泊是种情思,它是可以和一个人相伴一生的,带给人愁绪的同时,也给人独特的气质。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并称其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受到梁实秋赏识,曾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


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也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文字在余光中笔下都可以举重若轻,将浓厚的情绪一波波冲打着你,就是要让你想到那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

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诗作《乡愁》。

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1330kw5g9g&width=500&height=375&auto=0▲余光中朗诵自己的作品《乡愁》


曾有人好奇地问余光中,岁数已大是否还写诗、创作。他笑说,你们怎么不问我还有没有呼吸呀?余光中认为,写作与呼吸对他而言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因年龄因素而有所改变。


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作为余光中的故乡,南京还曾为“乡愁诗人”余光中献上了九十寿辰的贺礼诗集——《风筝怨》该诗集由余光中亲自命名、作序、审定入选篇目100篇,记录了余光中一生心路历程的见证。

同名诗《风筝怨》写于1992年底,是余光中写给太太范我存的一首诗。


余光中当时在英国巡回演讲、朗诵,继而去香港新亚书院访问学人。一连两月在外,余光中甚是想家,于是作此诗寄给太太,将自己比作一只飘着的风筝。

只因有你在地上牵线,才能放我到天外飘浮,这样的一念相牵,鸟所不见……彼端的一提一引,即便是最轻,都会传到脆薄的游魂……风太劲了,这颗紧绷的心正在倒数着归期,只等你在千里外收线,一寸一分。

——余光中诗歌《风筝怨》


情之所至化为诗,不论是乡愁还是孤寂,抑或是与妻子的伉俪情深。

范我存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相恋多年后,他们欢欢喜喜结为夫妻。


据说,在余光中的老家,院子里有棵枫树,树干上刻有三个英文字母:YLM。Y是余,L是love,M是咪咪。连起来,是“余光中爱咪咪”。“咪咪”是范我存的小名。


余光中为咪咪写下许多诗——

咪咪的眼睛是一对小鸟/轻捷地拍着细长的睫毛/一会儿飞远,一会儿飞近/纤纤的翅膀扇个不停/但他们最爱飞来我脸上/默默地盘旋着下降/在我的脸上久久地栖息/不时扑一扑纤纤的柔羽。

与诗人相恋,也许是件幸福的事;和诗人生活,却未必尽是欢乐。

“他忙起来,可以连着几天关在书房,对你不理不睬,好像天塌下来都要由我自己去挡。”范我存说,“刚开始我也不能适应,后来觉得他的创作的确很重要,我们也以他为荣,也就谅解他了。”


“她了解我,我也了解她。她对文学很敏感,有品位,这是最吸引我的特质。”余光中说,“她帮我摒挡出一片天地,让我在后方从容写作,我真的很感谢她。”


闲的日子,他们一起旅行。两个人,一辆车,一张地图。朋友们都说:“不要问他们去过哪里,而要问他们还有哪里没去过。”

2003年9月,余光中携夫人一起回到桃城镇洋上村,这是他晚年的第一次“原乡行”。与他随行的,还有余光中的一些文稿、手稿及照片包括叔叔余承尧的纪念物。

余光中(右二)在文学馆参观


远处,留安山层林叠翠,青山如黛,被称为永春标志的留安塔屹立于半山坡上;近处,集纳众山的万古桃溪水,从面前缓缓流过……在这青山绿水间,有一个散发诗意的文化小筑。

余光中文学馆外景


这座建筑就是余光中文学馆,它也是两岸首个余光中文学馆。


这里全面展示余光中的人生经历、文学成就以及学者对余光中的研究及评价,其中“余光中简介”和“余光中大事年表”的英文版是由余光中的二女儿、高雄中山大学外文所教授余幼姗亲译。

文学馆内,余光中、范我存伉俪

与女儿在余光中蜡像旁合影


“解我乡愁,幸有此行。”


此后,他又数次回到祖籍地,并以“只要是桃溪水流过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我一定不会忘记”来抒发对祖籍地的深情。


余光中经典作品摘录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绝色》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当我死时》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白玉苦瓜》


如果远方有战争,我该掩耳或是坐起来,惭愧地倾听?应该掩鼻,或该深呼吸难闻的焦味?我的耳朵应该听你喘息的爱情,或听榴弹宣扬真理?——《如果远方有战争》


在水中央,在水中央,我是负伤的泳者,只为采一朵莲。仍梦见采莲,最美的一朵,最远的一朵,莫可奈何。——《回旋曲》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听听那冷雨》


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左手的掌纹》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前尘隔海,诗人不再

余老,一路走好!


延伸阅读: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编辑 | 张震宇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铭记,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不能忘记的伤痛 | 黑暗中,灵魂在跳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